植牙原本應該穩定如真牙,卻有患者發現使用一段時間後竟然出現「植牙會搖」的情況,甚至因此擔心植牙是否失敗。
其實,植牙植體搖晃並非完全無解,只要及早找出原因並接受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植牙搖晃治療,多數仍有機會挽救植牙的使用年限。
台北植牙推薦-周安平醫師表示,植牙會搖就需要馬上處理,千萬不可拖延,否則植牙可能會錯過及時的黃金救治期,導致植牙脫落。目錄
Toggle植牙會搖原因一、骨整合失敗
骨整合是植牙成功的基礎,指的是人工植體與齒槽骨逐漸融合的過程。若骨整合不順利,就會導致植牙植體搖晃。
對患者而言,這不僅關乎植牙能否穩定,更直接影響咀嚼功能與整體治療成效。
在臨床上,骨整合通常需要3~6 個月的時間完成,過程會受到患者身體狀況與生活習慣影響。
若患者本身有糖尿病、骨質疏鬆,或是抽菸、飲酒等習慣,骨整合的速度和成功率就會大幅下降。
此外,如果術後照護不足,例如清潔不當導致細菌感染,也可能造成植體與齒槽骨無法牢固結合,進而出現「植牙會搖」的情況。
患者需要注意的重點:

- 植牙初期搖晃不一定代表失敗,但若長期持續,需立即檢查。
- 術後三個月內務必遵守醫囑,避免抽菸、飲酒,減少骨整合失敗風險。
- 定期回診追蹤,確保植體與齒槽骨穩定結合。
📌 小結:骨整合失敗是造成植牙植體搖晃的常見原因之一,若能及時處理,仍有機會透過補骨或更換植體來挽回。
植牙會搖原因二、植體零件鬆脫
與天然牙不同,植牙是由多個零件組合而成,包括植體、基台與牙冠。
這些零件雖然設計精密,但隨著使用年限增加,仍可能因咀嚼力或金屬疲勞而鬆脫。
當零件出現鬆動時,患者會覺得植牙晃動,甚至伴隨異物感或不適。
對患者來說,這種情況其實相對單純,只要回診由醫師重新鎖緊或更換零件,大部分就能恢復穩定。
與骨整合失敗相比,零件鬆脫屬於較容易處理的問題,但若患者忽視不理,長期持續受力,可能會進一步損害齒槽骨,讓原本單純的狀況變得複雜。
可能導致零件鬆脫的原因:
- 植牙使用多年,自然磨耗。
- 咀嚼堅硬食物導致零件負荷過大。
- 未定期回診檢查,早期異常未被發現。
📌 小結:植體零件鬆脫時,千萬不要自行調整或嘗試「塞回去」,避免損壞結構。
應立即回診,透過專業處理來恢復植牙功能。
植牙會搖原因三、植體周圍炎
常見症狀包括:
- 植牙周圍紅腫、流血。
- 出現口臭、牙齦退縮。
- 植牙逐漸鬆動,甚至出現疼痛。
對患者而言,植體周圍炎的威脅在於它往往「無聲無息」地進展,等到感受到明顯晃動時,齒槽骨可能已經遭到破壞。
治療方式可能需要牙周治療、清創、甚至補骨手術,嚴重時只能移除植體。
📌 小結:保持口腔清潔、每日使用牙線或沖牙機,並且定期回診洗牙,是避免植體周圍炎、延長植牙壽命的關鍵。
植牙脫落該怎麼處理?
首先千萬不可擅自裝回,不論是植牙零件因長久使用而掉出,又或者是植牙植體因為牙周病而脫落,都必須回診所請醫師裝回。
植牙有精密的假牙系統,在沒受過專業知識的教育與訓練的情況下,民眾如果擅自試圖通過蠻力塞回,可能會破壞植牙的結構,甚至是直接傷害到牙周的健康。
如何預防植牙植體搖晃?周安平醫師的溫馨建議
植牙若能妥善維護,多數可穩定使用十年以上。為了避免「植牙會搖」的問題,患者應該從日常生活做起:
- 養成良好清潔習慣:早晚刷牙+牙線/沖牙機,特別是植牙周圍要細心清理。
- 定期回診檢查:至少每半年一次,提早發現零件鬆動或周圍炎。
- 戒菸少酒:避免影響骨整合與牙周健康。
- 健康飲食:避免長期咀嚼過硬食物,減輕植牙壓力。
- 配合醫囑:依照醫師建議進行追蹤與治療,避免拖延。
📌 小結:與天然牙一樣,植牙需要日常細心照顧。患者若能配合專業醫師的建議,降低風險並延長使用壽命,植牙就能長久穩定。
專業、負責、貼心的好選擇 台北牙醫推薦-周安平醫師
走過近二十年牙醫之路,台北牙醫推薦-周安平醫師比大多數患者都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,植牙看似非常細小,但小小的零件卻往往決定整體口腔的健康與完整,而幫助患者重拾口腔健康,是行醫者最大的成就和快樂。
更多植牙相關資訊,歡迎點擊下方延伸閱讀
- 延伸閱讀:植牙植體外露怎麼辦?避免植牙搖晃,您需要怎麼做?
- 延伸閱讀:植體周圍炎是什麼?植體周圍炎症狀有哪些?
- 延伸閱讀:植牙掉了怎麼辦?植牙植體搖晃是正常的嗎?